信仰故事1

現就由小弟來說個.人.事.地.物.都還在的民俗信仰的故事

嘉義縣布袋鎮一臨海僻寮小村.邱姓先祖在370多年前明末清初從大陸渡海來台.於當時的小上海布袋港登岸.

邱姓先祖四兄弟帶著父親(邱富)公骨灰飄洋過海.

於現在布袋鎮見龍里落地生根.繁衍子孫.現分散在見龍里.振寮里.永安里.前東港.後東港.

合稱布袋五莊邱..邱富公傳有四子.依序為..邱生.邱明.邱煙.邱吉(經邱氏宗親族譜考證)

振寮里是四兄弟其中.(邱明)先祖所開墾.子孫(邱培)公蓋上第一間三合院.村民稱大厝內.

振寮里早期因是蓋在見龍里後面的一座草寮.舊稱後壁寮阿..

先祖以農漁業為生.農忙之餘受雇於工.

在一百五十幾年前.受雇布袋鎮好美里.挖海砂土填漁塭的岸邊.

先賢口耳傳.(經三四個先賢考證)

先民於海砂一兩尺深處挖到一神尊.用海水洗刷後.發現只少許掉漆.餘完好.

先賢就先在工作地方的旁邊簡陋蓋一草寮.恭請神尊暫時委屈...

工作告一段落.奉請神尊回振寮里..

當時生活不易.且開墾不久.村中無廟..所以就先暫時安奉在一先民之廳堂.

安奉神尊於廳堂的先民.虔心恭奉.當年順遂無礙.農漁豐收.隔年也一樣..

換另一先民的廳堂.也是一樣農漁豐收.

村民就爭先恐後的搶著供奉..村中長老於是提議.蓋廟恭奉..

長老之議.全村贊同..可是就是缺一樣..錢銀何處來?苦思無策之時..

冥冥之中好像有安排好..振寮里東邊村里番仔溝.土地貧乏.村民生活困苦..人丁流失.搬離舊居.往好地方發展.

振寮先民向番仔溝村民商量.廟既已退火.便宜賣我村.讓我村民拆回振寮里蓋一廟宇.

振寮里先民於是用牛車去拖著舊磚塊.舊木材回來.於清光緒十四年(1888)蓋了後壁寮阿的第一座廟.

蓋廟前的某一天.神尊借乩而起.告知何時動土.廟穴之位..那時眾信才知.該尊聖駕就是本莊之寶.

{振寮宮開基吳三府}

先民口中的神蹟好多..茶壺親身經歷的一事.民國50年代.無路燈.無冷氣時代.

每逢炎熱夏季晚飯後.全村村民不分男女老少.帶著草蓆.小板凳往廟前廣場乘涼..

老人聊天.小孩嬉戲.好不熱鬧..男壯丁大部分就在廟埕露天過夜.

為何廟埕廣場會如此的有魅力呢?唯一原因就是沒蚊子叮咬..

為何如此呢?先賢說..吳三府在廟的前後.種上七棵榕樹.以北斗七星之位排列.

穴位之中.沒蚊蟲..過榕樹外的排水溝.蚊子就好多..

又是可惜的一件事..蓋新廟之時.毀掉廟埕前兩棵榕樹.現廟前蚊子已很多了.

事過境遷..想重栽種.也無法如願了!

在吳三府庇祐之下.振寮村民年年順遂.子弟事業有成.收入漸豐.為感念神恩.

在歲次丙辰年(民國六十五年)本莊弟子.外客善信眾.出錢出力.蓋了現這座新廟.

期間又陸續恭請到李府千歲.塭池二王.超峰佛陀.謝府元帥.紀府千歲.觀音佛祖.三軍府.等..

李府千歲來歷不清楚.可能雕塑的.改天再探.

塭池二王.聽先賢說..是南廟雕塑的.第幾批的.我也不知.因有弟子奉請到漁塭看管漁塭.故稱塭池二王.

聽先賢說..南廟要來請回時.本莊重雕塑一尊池府千歲偷換.以前管理沒現在的嚴格.而且大家都熟識.所以囉...!

謝府元帥是布袋邱氏宗親的祖佛..曾有別村的長老要討回去.最後不了了之.奉祀在振寮宮就好.

超峰佛陀是振村莊姓宗親的祖佛.三王公請入公廟.

紀府千歲是黃姓宗親的祖佛.也是三王公請入公廟.

觀音佛祖是超峰寺的.有一年辦熱鬧慶典儀式.恭請到振宮作客.興駕說..要在振寮.保境佑民.就沒回去了.

三軍府是重新雕塑的..先賢說百多年前.前的三軍府在做熱鬧戲時.被一乞丐偷走.現在在朴子牛桃灣莊中的廟.

三軍府在牛桃灣莊.發揮神威.受百姓敬載.蓋廟奉祀.討不回來了!

眾駕庇祐廣多信眾.使振寮里村民人丁興旺.子弟商場.官場.教育界.醫界.各行各業成就非凡.

百年來.人人平安順遂.安居樂業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茶壺 的頭像
    茶壺

    茶壺的信仰

    茶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